楊金龍:無降息條件;H2台幣升值壓力降低
(2025/06/20 06:46:34) |
MoneyDJ新聞 2025-06-20 05:10:52 記者 陳怡潔 報導
央行公布最新經濟預測,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.05%,維持3月時的預估不變,但將202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和核心CPI預估分別下修至1.81%、1.69%,低於2024年之2.18%、1.88%,也低於通膨警戒線2%。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,受到關稅戰帶動提前拉貨潮影響,上半年台灣經濟表現大幅優於預期,不過,隨著提前拉貨效應結束,下半年台灣經濟、出口表現將放緩,且受關稅戰影響,下半年不確定性仍高,因此,央行目前對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仍維持不變,並認為2025年將是「上半年比預期高、但下半年比預期低很多」,整體而言,將呈現經濟溫和成長、通膨下降的情勢。 楊金龍過去曾提及CPI降到1.5%以下會成為降息條件之一,媒體詢問未來在哪些條件下,央行會啟動降息?楊金龍表示,如果下半年經濟非常不好,通膨顯著下降,就比較有降息條件,但現在沒有看到這些情況。對於媒體詢問是否可能採取「預防性降息」?他則表示,若採預防性降息,應是預期2026年以後景氣會非常差,目前則沒有看到這樣的跡象,同時理監事會上也沒有理事提到要預防性降息,且所有理事都一致同意本次維持利率不變的決策。 關於當前貨幣政策的基調,楊金龍表示,相較過去是比以前緊,但也不是很緊、且也不是寬鬆;以目前的經濟、通膨、金融情勢來說,這樣的貨幣政策基調是合適的。現階段台灣並不具備降息的條件,不過,若未來經濟真的很不好、通膨也一直掉下來,就會考慮降息,因為「貨幣政策要有彈性,央行不是硬梆梆的鐵板一塊」。 對於媒體關切近期台幣匯率強升,楊金龍表示,2025年第一季台幣貶值多一些,現在稍微修正,他認為可以接受;這波台幣升值有部分是不確定性導致的非理性預期帶動。對於央行是否會力守29.5元價位?他僅回應,穩定匯市是央行的職責,但並未表明是否要守住某個價位。至於央行是否會以降息來抑制台幣升值?他則明確表示,目前無此構想;匯率波動屬正常市場反應,只要在合理範圍內,央行就會容忍浮動,不能只為了控制匯率就調整利率,且央行也有其他政策工具,包含外匯市場操作和行政指導。 楊金龍也表示,出於三個理由,預期下半年台幣升值壓力將降低、升勢可望放緩;一是下半年台灣經濟將放緩,經濟成長率平均值估僅約0.78%,出口表現也將明顯放緩,因此出口商拋匯力道會減緩;二是美國關稅政策將更加明朗,不確定可望降低;三是進出口廠商和外資遵循央行的行政指導,對外匯市場穩定也有幫助,這些因素均將降低匯市的非理性預期。 楊金龍強調,穩定匯市是央行的職責,但市場參與者也很重要,包含外資、進出口廠商的協助配合;同時,他也向媒體喊話,稱媒體「影響力很powerful」,本來已經逐漸平靜的湖面,若丟出一顆小石頭,也能激起漣漪,因此,希望媒體能向外界傳遞正確資訊,避免使用措辭強烈的用語,以免造成恐慌或羊群效應。 另外,關於台幣升值造成企業匯損的議題,楊金龍表示,台灣出口商多數是進口後生產再出口,賺的是中間財,升值會影響出口競爭力和使營收下跌,但也會使進口成本下降,兩者的影響會互相抵消,相對外界說台幣升值讓業者哀鴻遍野,其實只講到其中一面,升值不會是單方面的影響。而且,台幣升值雖然確實會使當月的兌換損失增加,但拉長時間來看,匯率升貶在不同時期會分別帶來兌換利益或損失,以台灣從2015起的近十年來看,其實上市櫃公司是有外幣兌換利益、且金額達到3582億元;而企業因應這波台幣升值也有自然避險、調整產銷模式等做法,政府亦有推出措施協助較無能力避險的業者。 至於關稅戰衝擊美元、美債表現下,央行外匯存底以美債為主的策略是否可能改變?楊金龍表示,現在關稅政策使大家對美元、美債有疑慮,但在可預見的未來,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地位仍會維持,沒有任何貨幣可以取代,同時美債的評等、美國的利率也還是最高的。 關於國發會表態主權基金可「有償」使用外匯存底的議題,楊金龍則表示,主權基金若需要外幣,可到市場購買,若市場供應不足,央行可以提供流動性,甚至直接兌換;而若未來訂定主權基金專法,央行也可評估動用一部份外匯存底委託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代操,就像央行過去有把部分外匯存底委託國外資產管理機構代操一樣,並要訂定雙方可接受的報酬率。 |